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

研究倫理

有關研究倫理的探討,真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.

一位研究者Humphreys為了研究同志在公廁進行的性交易(Tearoom Trade),首先試圖去親近同志團體,並在裡面尋找友善的潛在訪談對象.之後才對這些少數對象透露自己研究者的身分,並由他們帶領進出同志場所.一個月內進出了十個同志酒吧,參加私人聚會,舞會,男妓出沒的咖啡廳,在同志經常出沒的公園與街道進行觀察.他的第一個想法是如果要觀察高度汙名的行為,你就必須偽裝成為船上的一員:
如果你帶著「我是研究者」的牌子,你在公廁中將只會看到人們沖馬桶.

最後他得到了一個把風皇后(watchqueen)的角色扮演,意即在公廁性交易過程中負責把風的人.他忠實扮演這角色,並得以觀察數百次的公廁性交易.有一些他選擇的較高教育程度的對象,願意接受他以研究者的身分進行訪談.他並不因此滿足,為了研究的樣本不只落在教育程度較高的偏誤,他偷偷記下其他人的年齡穿著與車牌,透過警察機關得到車主的姓名地址,並且在一年後參加政府舉辦的健康調查,將他的對象偷偷放入調查的對象當中,並進入到他們家中進行較深入的背景訪談.

他的研究得到了C.Wright.Mills獎,但他的大學認為他的研就犯了重罪,要撤銷他的博士學位,雖然最後沒有成功.他的研究自然是大大成功,但也點出了許多研究上的倫理問題.

批評者說:過去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提防警察、徵信社人員,現在我們還要時時提防是不是有社會學家在觀察、研究我們?

Humphreys最大的背書是他的作品受到同志們的歡迎,替他們洗刷了污名.他說:

我還沒有碰見一個對研究對象完全誠實的研究者,如果有的話,
那所有關於建立有效(effective)問卷的討論都可以丟棄了.

ok,他或許獲得了名和利,而他的研究對象去掉了污名.所以我們就不用考慮研究倫理的問題了?


不過,

根據Goffman自我表現的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善意欺騙,其實老實的參與者和偽裝者之間的分野很難清楚的斷定.

這才是質化研究者真正會面臨到的問題吧.

認為自己是真正成為研究對象團體間的一份子,和認為自己是混入對向當中的偽裝者,

那差異到底除了自己的自由心證之外還有任何其他的標準嗎?

質化研究之無間道.....


社會學作為一吃飽太閒的學科

在早期的共產國家如俄羅斯,中國

是不教,也沒有所謂的社會學這種東西的.
因為社會學本身就帶有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,
社會學的知識是由資產階級的角度去書寫的.

所以除了馬克思主義之外的東西
都不教
社會學被化約成馬克思主義

葉啟政上課時提過這樣的歷史,並且也承認,這樣的說法確實有它的道理.
現在在讀質性研究的研究倫理
提到一位研究者曾經到阿爾及利亞研究經濟發展與工業化的問題.
當地人卻一點也不歡迎他:

對當地人而言,客觀學術研究是沒有意義的.他們每天為基本生存而煩惱,奢侈地花錢來研究社會過程與結構是無法理解的.

量化研究還赤裸裸的展現這樣的驕傲
質化研究試圖去反省,但某種程度不如說是去隱藏,
去隱藏那不可能不存在的權力不對等關係.
哪一個比較好,以我這種極端的性格,前者未必比後者更糟.最少那是誠實的.


我會在這個學期努力去找尋答案
最少要找到讓自己可以接受的平衡點.


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

沒得睡


今晚真的不太能睡了

不過也有一段時間沒有熬夜讀書了
這章是複習老祖宗馬克思
在讀馬克思之前
用高度資本主義的娛樂事業塑造出來的演藝表演來放鬆.

怎麼樣?
咬我阿!
少來給我扣甚麼後現代的帽子
這就是我們這一代的生活方式
在這樣高度資本主義的後現代式台灣
高談他奶奶根本連想都不用想的教條式馬克思主義
那才是不切實際的.

如果要越界,
應該是在超過界線一些之後,順便把界線推過去一點.
而不是狠狠的超過,
再被狠狠的彈回來,遍體麟傷、哭爹喊娘.

這樣的想法是大學時賴聲川的演講聽到的:
"
當你越過界線一點之後停下來,那界線就會往你超過的那個方向移動一些,
漸漸地,界線就會慢慢被這樣推著走."

界線是可以被推移的,只是並不隨心所欲,而是慢慢努力.

馬克思不也是這樣說的?

「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,但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,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,而是在直接碰到的、既定的、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。」

-卡爾.馬克思《路易。波拿巴的霧月十八》

「Men make their won history, but they do not make it just as they please; they do not make it under circumstances chosen by themselves, but under circumstances directly encoutered, given and transmitted from the past.」

-《The 18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》

教條式左派並不永遠是對的.不懂得正視過去的失敗,不願面對現在所處在歷史位置的人,失去的,是推移那界線的機會.


p.s 某種程度上是回應何東洪<我的台北野草莓雜記>

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

國際學生發表會之"你瞧!我又幫助了一隻海星!"

今天去課外組的"學生參與國際活動成果發表會",發覺現在的"師長"有點進步。我已經很久沒有在台下聽所謂"師長"講話了,而今天所謂的師長講話沒有一位超過五分鐘。真令人欣慰時代的不同。

大部分的發表學生都是參與所謂的"國際志工團"之類的活動,14組參加發表的學生有三組(連我)是去菲律賓。

在這裡我完全感受到所謂社會學思考訓練和其他學科的不同,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我對於"到另一個國家,看待一個不同的文化"與在場絕大部分的其他人有什麼關鍵性的差異。

最近剛好在讀質化研究的書,作者把質化研究的演進分成幾個時期,第一個是傳統時期,第一代的質化研究學者(都是人類學家),是帶著一種"獵奇"心態去看待研究對象。也就是把異文化和當地人當成是珍奇異獸般觀察,大概就像生物學家觀察生物一樣,紀錄他們的生活、習性、儀式祭典。之後再把這些資料高高興興的拿回到"文明世界"發表,告訴大家我發現多麼"珍貴"的"原始"人。

當然現在已經不太可能出現如此粗糙的觀點,但還是非常像discovery在介紹異文化時所採取的"美式觀點"。也就是:我們要幫助他們,我們的一點小小的幫忙,可能可以使他們活過好久。

例如有位到泰北難民營的志工學生說:
"這位聰明的小孩,如果聯合國不發給他其他國家的護照的話,他就只能一輩子待在這裡,他的一生就會這樣被埋沒了。"

See?
如果不能離開"他們待的地方"到"文明的國家",他就將會過著悲慘的一生。
這樣的論調讓我整場聽得真痛苦.

all right,
這世界上有許多地方還在這樣的混亂與痛苦當中,而這些志工的想法是
"把他們救離這些可怕的地方",而不是去想,如何將這些地方變得不可怕。

所以美國是天堂,歐洲也是天堂,台灣算是半個天堂吧。
那其他地方呢?你救了一個,其他的人怎麼辦?
再經典不過的是有位同學說了一個老早就聽過的"海星的故事"。

故事在說有個海灘上有成千上萬被沖上岸的海星,他們因為缺水會慢慢死去。有兩個人沿著海灘走,其中一個撿起一隻海星丟進大海中,他的朋友說:你這樣是沒用的,這麼多海星你哪救得完?
但他又撿起一隻海星丟到海中,並且說:

你看,我又救了一隻海星。

ok,很感人吧?我知道。
不過你想想吧,這些志工將他們去幫助的人們,視為海星般幫助,並且在幫助完之後說:
你看,我又幫助了一個難民,我幫他蓋了一棟房子然後,回家繼續開心過我的生活,你就繼續住在難民營吧。耶!偉大的國際志工!

ok,我知道我太酸了,只是說整晚聽到的這種心靈雞湯式的論調實在令人心煩。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教導學生的,不會是個人主義式的舉手之勞,而是要他們去理解難民為什麼會是難民,在難民成為難民的背後,會不會其實像我們這種"走進別人生命,再若無其事的走出來"的傢伙,就是讓難民成為難民的原因之一。

就像美國經常在做的:
介入他國內政,提供軍火給其中一方促發內戰,然後再以各種方式幫助當地的難民,以成就自己"救海星"的慈悲心。

好了,我知道我說太多了。抱歉我今晚太激動了。晚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