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

其實我並不是無話可說

只是,我連說話的地方都找不到。

當年某位好友,在不良牛的某個只有極少數的朋友(五個左右)知道的板上說,這裡是我最後一塊我女朋友不知道的淨土。形容得像是只有在那裏才能喘一口氣,卸下類似面具或盔甲之類的東西似的,而那恐怕也是他當時的感情狀態。

過去我總以為我是無話不說,不看狀況不看地方的人。

大約十年以前我曾經有過pchome的新聞台,寫些像是習作的短文,後來轉到google的blogspot,也是目前我用最久的地方(雖然這兩年近乎荒廢)。blogspot這地方的好處是我可以把文章丟著,或許有人看,或許沒有,我不介意,大家也不介意。我與我不知是否存在的讀者之間存在著若有似無的連結。寫文章的速度很慢,瀏覽的頻率也不高,像是一間大家都能各自找到舒服方式好好生活的房間,不需要也不應該有太過頻繁的交流。想來大概就是Simmel所描述的都市中的陌生人的特性。


而大概在兩三年前出現了Twitter這個所謂的"微型網誌"(大陸是否稱之微博?),我也跟著註冊用了幾天,之後又有類似的plurk,接著原本就存在的Facebook突然以驚人之勢奪下入口網站冠軍,我也新奇的註冊上去看看。但這些所謂的新興微型部落格,我沒有一個用得久的。plurk的karma值最多好像曾經到過三四十,但後繼無力,Twitter只用了幾天,Facebook雖然一直用到現在,但是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用。我想畢竟網路空間的使用,還是跟個人節奏(或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是生活態度或價值觀之類的)有極大關係的。

我向來都不能接受太過急迫的生活節奏,當然首先我自己做事情愛拖拖拉拉有一定的關係,但是我就是提不起勁來好好的計畫:今天早上十點到郵局繳費,然後到公所辦事,十一點半回家煮飯,午睡到一點半,讀書到五點,吃晚飯到六點半,休息半小時後七點開始讀英文(以上是舉例,不可能有這種事情發生=.=)類似這種有規劃的生活。當然也不是說有規劃的生活就一定是緊湊的生活,有時候也可以是很悠閒的,不過如果以比例來說,似乎會規劃自己一天的行程的人通常是忙碌的專業人士(也就是所謂的一分鐘幾十萬上下之類的人士,雖然很多人也都是窮忙族)。

而我向來都是喜歡不看時間的過活的。比較喜歡把一件事情好好地做好之後,休息一陣子,再慢慢地儲備要做下一件事情的精神與氣力。所以其實我是非常不能夠按部就班的照著計劃做甚麼的人,總是會比預期的話更久的時間。

所以像我這種步調極慢又懶散的人,又怎麼會適合這種緊湊的微型部落格呢?一旦有甚麼較大的新聞,我一百多個Facebook的朋友裡面少有只轉貼一篇的,不同的網站又有不同的格式不同的討論,其實說真的要完全吸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,反過來說還比較像是疲勞轟炸。當然能在上面跟朋友討論新聞也是一大樂事,但付出的代價就是被許多根本不想要知道的資訊轟炸。我並不是個容易有資訊焦慮症的傢伙,沒有甚麼事情是非知道不可的。但你只要註冊上了這些網站,並且有大概一百個上下的朋友,就幾乎是無可避免的會出現這種情況。那真的是名副其實的轟炸--當你點進去FB的首頁,發現總是有300+的訊息等著你去看的時候。

如果是喜歡對著很多人說話的人,那裏或許是個不錯的地方,因為你的發言會被所有的朋友看到,很少有一句發言是完全落單的。但這對我來說是FB致命的缺陷。因為我的文字向來都是自言自語地居多,所以很少預期會有人回應我的文字。但在FB上面不會有這種事情,所有的朋友都會看到你的發言。在很快地明白了這件事情之後,我就很少在上面留言或主動討論甚麼了。

就像我說的,我是一個節奏比較慢的人,也正因如此,我不太喜歡速食的感情,不論是愛情或友情。我比較希望的是從直接互動當中自然摸索出的愜意感情。但有些人不論在現實世界或是網路,可能從來沒有機會或沒有默契成為真正的好朋友。

但這些人都會加你為FB與plurk的好友。

這真的是一件非常尷尬事情。過去的同學,同事,同袍。當然都認識。但未必都很要好。而且我很不信任網路上的互動。除非沒有辦法,否則我都是盡量以面對面的互動為主(也就是說,見得到我的朋友,大多都可算是我有好感的好朋友)。但FB上的互動,幾乎完全向著深度交往的反方向毫無節制的擴張。所以當有許多人要加我為好友的時候,我經常是很掙扎地按下那個"接受"的按鈕。我經常想:這麼多年沒見,當你突然發現你的FB首頁上面出現一條"台灣的勞工繳了國庫七成以上的稅,而前十大企業的平均稅率不到十趴"的這種激進討論時,你對他的想法會是如何?其實我不太能想像,但無論如何,我自己非常不喜歡這種方式的接觸。你知道他現在的樣子,但是你不知道這些年來,他經過了些甚麼,並且透過經歷這些而成為現在的樣子。這對我來說,怎麼下判斷都不對,於是經常就是盡量連判斷都不下"中性的"(去價值判斷地)看著這些過去同學朋友同事的現在的樣子。

而我自己,則是越來越不願意被這樣子看見,無論是認識的,是你從來不曾真正熟悉過,或甚至根本不太認識的那些人。我真正願意親密的分享我的心情想法的對象,在那上面非常的少。追求快速的交友入口網站,提供的也是快速的感情往來。而向來,速度就是與質量成反比的。所以我會偶爾上上這些網站,看看比較熟的朋友最近做些甚麼,剩下的就以極快的速度瀏覽。但就幾乎不在上面寫任何私人的東西。

過去我總以為我是無話不說,不看狀況不看地方的人。

我才知道,原來其實不是這樣。過去是因為我在的地方都是可包容我可接納我,可以一起嘻笑怒罵的環境與人。所以我可以無話不說,不看狀況不看地方。而光是在FB上,我就無法做到這點了。

於是我居然幾乎失去了文字的出口--我幾乎找不到可以寫東西的地方。想寫在plurk上面,plurk上的情況不比FB好,ttwitter雖然幾乎沒有朋友,但卻有一堆廣告。而我也沒有時間寫預計是要有相當份量的blogspot,就這樣好像逐漸累積起類似鬱悶的心情,就像童話裡知道國王的耳朵是驢子的耳朵的裁縫師一樣,如果找不到那口說話的井,大概會被悶死吧。

像今天,我很努力在趕論文當中還擠出這篇長片大論,是因為實在覺得,不寫些甚麼東西,像對著井喊"國王的耳朵是驢子的耳朵!"般的抒發抒發,恐怕真的會悶出病來。還好我還有這裡,這裡就像那口井,就像告解室,你一個人對著上帝講話,他既不會打斷你也不會指責你,有的只有你的自責與自艾自憐、抑或自戀。但無論如何,不管是自責、自憐或自戀,這樣的地方是必須的。

只是也令人不勝唏噓,在茫茫的廣大網路之中,要找到一個可以隨意寫東西,不用擔心被指東道西的地方,竟然已經漸漸不存在了。

沒有留言: